top of page

凸輪

Cam

學位論文

Thesis

2022

陳彥年(Yen-Nien Chen)

平板式和滾子式從動件之封閉式凸輪機構的充要設計條件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Design Conditions for the FormClosed Cam Mechanisms with the Flat-Faced and Roller Follower

摘要 Abstract

凸輪是一種將旋轉運動轉換成指定的輸出運動的機構,凸輪在現代工業中已經被廣泛使用,在實務上,已經有許多方法能夠用於分析與設計凸輪機構,然而,在理論上,凸輪機構是否可動這件事卻很少從數學上討論。本論文從數學上討論了要使四種凸輪機構(具有封閉式的平移平板從動件之凸輪機構、具有封閉式的平移滾子從動件之凸輪機構、具有封閉式的搖擺平板從動件之凸輪機構以及具有封閉式的搖擺滾子從動件之凸輪機構)可動的充分且必要的設計條件。對於前兩種凸輪機構,設計條件和凸輪機構的可動性之間的關係將透過證明由頂部和底部從動件所決定的凸輪輪廓需相等得出;對於第三種凸輪機構,該關係是透過將凸輪輪廓轉換為與正交曲線(orthoptic curve)相關的幾何圖形來得出;對於第四種凸輪機構,由於其從動件的臂長必須是可變的,因此為違反了剛體的基本性質,故在理論上無法設計。綜上所述,透過幾何方法,本文證明了前三種凸輪機構在且僅在它們滿足設計條件下,便會是可動的,而最後一種凸輪機構在理論上是永遠不可能被設計的。最後,本論文用數值範例展示了如何設計前三種凸輪機構以及第四種凸輪機構輪廓的誤差。

2022

鄭富升(Wilson Willyska)

對稱定徑凸輪機構之設計與分析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onstant Diameter Cam Mechanism with a Set of Symmetrical Offset Rollers

摘要 Abstract

凸輪機構因其運動穩定性和傳動效率而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機構。其中,壓力角在設計凸輪機構時扮演著重要角色,過大的壓力角會導致凸輪與從動件卡死、過大的接觸力以及傳動效率降低等問題。本論文旨在解決上述問題,故提出一種帶有對稱偏位滾子的定徑凸輪機構。首先,本文提供一種合成該凸輪輪廓的解析法,並討論其設計限制。接著證明本類型從動件只需單片凸輪即可驅動,且同時進行力學分析以證明此凸輪機構相對於傳統的定徑凸輪機構具有更好的傳力效率。最後,綜合上述設計流程,本文將運用最佳化方法取得適當的設計參數,進而得到較小的基圓半徑與壓力角。

2024

邵靖壹(Jing-Yi Shao)

盤形反凸輪機構之設計與分析
Design and Analysis of Inverse Cam Mechanism

摘要 Abstract

盤形反凸輪機構由固定桿、主動桿與盤形反凸輪組成。主動桿以旋轉對鄰接固定桿,並以凸輪對鄰接盤形反凸輪。盤形反凸輪具有連續不規則之封閉曲面,曲面以凸輪對與主動桿接觸,以滑動對或旋轉對與固定桿鄰接。此機構的運動方式,是由主動桿以固定樞軸為中心進行旋轉運動,並驅動盤形反凸輪進行平移或搖擺運動。由於盤形反凸輪機構之主動件相對於一般熟知的凸輪機構,其具有規則且均質的主動件,因此在轉動平衡上表現較佳。
本研究針對過去文獻,改良用於計算盤形反凸輪輪廓的輪廓向量式,並歸納出一套計算盤形反凸輪輪廓的流程,此流程納入瞬心向量法與齊次座標轉換等數學,能以容易理解且有邏輯的方式計算盤形反凸輪輪廓。而設計盤形反凸輪時,不同的反凸輪具有各自的自定義設計參數,當設計參數設置不同時會生成不同輪廓,若參數設置不佳容易產生不理想的輪廓,因此本文探討了自定義參數變化時,對輪廓曲率半徑最小正值產生的影響,並判斷何種參數條件下容易產生不合理的輪廓。
除了過去文獻已提出的四種盤形反凸輪機構,本文首次設計出「平移式定徑盤形反凸輪機構」,不同於先前四種盤形反凸輪機構,其主動桿上的兩個滾子會共用同一輪廓並驅動平移式定徑盤形反凸輪進行平移運動。本文針對平移式定徑盤形反凸輪機構進一步作力學分析,並提出如何修正此機構的設計方式,使其具有合理之力學表現。
綜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一套流程,用於推導各式盤形反凸輪的輪廓解析式。接著探討設計參數變化對輪廓曲率半徑產生的影響。最後,對本文首次提出的平移式定徑盤形反凸輪機構作力學分析,並提出修正設計方式。以上研究皆各以實際數值示範。

NTUME

MDLab 機構設計實驗室

+886-2-33664501

bottom of page